癌症确诊后,下一步该怎么办?马来西亚肿瘤专科医生张引强为患者指路
- drteoyinkeong
- 2月21日
- 讀畢需時 10 分鐘
已更新:4月8日
马来西亚(柔佛新山)
癌症确诊后往往让患者及家属陷入恐慌与不安。但在面对疾病时,及时掌握正确的资讯,并尽快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,对预后至关重要。马来西亚肿瘤专科医生张引强将为患者提供科学、系统的指引,帮助患者正确应对癌症,积极迈向治疗之路。
1. 接受诊断,调整心态
癌症确证后第一步:接受诊断,调整心态

癌症确诊对任何人而言,都是一次重大的心理冲击。面对突如其来的消息,患者可能会经历一系列情绪变化,这些反应是正常的,但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应对,调整心态,以最佳状态投入治疗。
确诊后,患者通常会经历以下几个心理阶段:① 否认 ② 愤怒 ③ 讨价还价 ④ 抑郁 ⑤ 接受。
1. 否认(Denial)
「这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 / 会不会是诊断错误呢?」
在确诊初期,许多患者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相信这个事实。他们可能会怀疑检查结果是否出错,甚至反复寻求第二或第三次诊断以确认病情。这种否认心理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,让患者在短时间内避免受到过度的心理冲击。
应对方法:
✓适当给自己一些时间消化这个消息,但不要过度拖延,避免因逃避而延误治疗。
✓与医生沟通,了解癌症的详细诊断信息,科学认知疾病,有助于降低恐惧感。
✓向专业人士(如心理咨询师)寻求支持,帮助自己面对现实。
2. 愤怒(Anger)
「为什么是我?我一直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,不抽烟不喝酒啊!」
当否认的情绪渐渐退去,现实开始浮现时,愤怒感可能随之而来。患者可能会对自己、医生、家人,甚至是整个世界感到愤怒,认为自己不应该得癌症。部分患者还可能会责怪过去的生活方式,或对医疗系统失去信任。
应对方法:
✓允许自己表达愤怒,但不要让它影响治疗决策。
✓通过写日记、运动或冥想等方式释放负面情绪。
✓让家人和朋友理解你的情绪变化,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环境。
3. 讨价还价(Bargaining)
「会不会有天然,无副作用的特效药?」
在这个阶段,患者可能会试图通过某些交易或承诺来换取健康。例如,他们可能会向神祈祷、承诺改变饮食习惯,或寻求各种未经验证的“奇迹疗法”。此时,患者最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,陷入虚假医疗的陷阱,如昂贵但无效的“特效药”或未经科学验证的替代疗法。这时候,很多患者容易成为有心人士赚钱的待宰羔羊,不单损失金钱,很多时候甚至导致病情恶化或失望的悲剧。
应对方法:
✓了解癌症是一个复杂的疾病,不可能有“灵丹妙药”或“神奇疗法”。
✓依赖专业医生的指导,确保所有治疗方案都基于科学证据。
✓在决定尝试任何新疗法前,务必与肿瘤科医生讨论其有效性和安全性。
4.抑郁(Depression)
「这一切太难以承受……」
当现实真正被接受后,抑郁的情绪可能会随之而来。患者可能会感到悲伤、无助,甚至失去生活的动力。部分患者可能会害怕死亡,或担心给家人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。
应对方法:
✓允许自己悲伤,但不要让负面情绪主导生活。
✓与心理咨询师或支持团体交流,寻求情感支持。
✓设定小目标,例如关注短期治疗进展,而不是只担心未来的不确定性。
5. 接受(Acceptance)
「我确诊癌症,但我可以采取积极的治疗,与癌症对抗或共存。」
当患者逐渐调整心态,接受自己患癌症的事实,并愿意积极寻求治疗时,就进入了“接受”阶段。这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害怕或悲伤,而是意味着患者能够带着希望和勇气面对未来,并开始规划下一步的行动。对于一些患者,他们会在化疗前把头发剃掉表示已经“接受”并且心理上准备好接受治疗。通常,这群患者会有更好的抗癌体验。
每个人经历这些心理阶段的时间不同,可能有人会在某个阶段停留较久,甚至在不同阶段之间来回波动。这都是正常的。最重要的是,尽快意识到这些情绪变化,并主动采取措施调整心态,让自己更快进入治疗状态。
积极的心态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,还可能增强治疗效果。因此,在抗癌的道路上,心理调适与医学治疗同样重要。
癌症确证后第二步:与医生充分沟通这6个关键问题,深入了解病情

对癌症的恐惧往往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性——治疗过程会如何?效果如何?生活会受到怎样的影响?然而,透过与医生充分沟通,并掌握足够的癌症相关知识,患者可以更有掌控感,减少焦虑,更理性地面对治疗。
但许多患者并不清楚该向医生询问哪些关键问题。以下 6个问题将帮助你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病情,并为接下来的治疗做出更明智的决定。
1. 确认癌症类型和分期
我的癌症具体是什么类型?(例如肺癌、肝癌、大肠癌、子宫颈癌等)明确诊断是制定治疗方案的第一步。
我的癌症处于哪个分期? 癌症的分期决定了治疗策略和预后。例如,CT、MRI 通常用于评估肿瘤大小、侵犯范围及是否有远端转移,而 PET-CT 则可更精准地检测肿瘤的活跃程度和具体分布。不同分期的治疗方式、存活率和预期效果都会有所不同。
2. 了解治疗目标
不同的癌症分期、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会影响治疗目标。
早期癌症(I 期、II 期):目标是 根治,通过手术、放疗或化疗消灭癌细胞,使患者长期存活。
晚期癌症(III 期、IV 期):治疗目标因个体情况而异,例如:
对于 30 岁 的 III 期患者,医生通常会建议 积极治疗(如手术+化疗+标靶治疗),争取根治性的效果,力求完全控制癌症,让患者能再健康生活 30-50 年
对于80岁的III期患者,由于身体承受力有限,过于激进的治疗可能带来更大痛苦,因此更倾向于姑息治疗,重点在于减轻症状、提高生活质量,而不是追求彻底治愈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治疗的目标可能是延长5到10年的生命,同时确保这段时间尽可能舒适、有尊严。毕竟,对于已80岁的患者来说,追求延长30到50年的寿命已不再实际。治疗目标应更注重患者当前的生活质量与舒适度,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极端的寿命延长。
因此,在与医生讨论时,务必明确以下两点:
我的治疗目标是什么? 是追求根治癌症,还是提升生活质量为主?
我的治疗方案是否会有所调整? 是否会根据我的年龄、健康状况和经济能力进行个性化定制?
3. 探讨最佳治疗方案
推荐的治疗方法是什么? 治疗是否需要手术?术前或术后是否需要化疗、放疗或标靶治疗?
为什么选择该治疗方案? 医生推荐此方案的依据是什么?每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、以及可能的副作用?
是否有权威的临床数据或治疗指南支持? 这样可以避免盲目追求“最贵”或“最先进”的治疗,而选择最合适的方案。
4. 评估治疗费用及保险覆盖范围
癌症治疗费用因治疗方案、药物使用以及治疗过程中的附加服务不同而有所差异。患者应在治疗前做好经济上的规划,避免因费用问题而影响治疗进程。具体需要关注以下几点:
治疗是否能通过保险报销?
哪些治疗项目需要自费?
完整疗程的预计总费用是多少?
此外,患者应主动向保险公司负责人确认以下重要信息:
(1) 年度理赔限额(Annual Limit): 每年保单的最大赔偿额度
(2)保单每年的续保日期 (Annual Renewal Date): 指的是保单理赔额度的重置日期,通常是每年一次。
例如:
假设现在是1月,您的保单年度理赔限额为20万令吉,续保日期为每年的3月15日。
从1月到3月15日,您可以在这一期间索赔最多20万令吉。
每年3月16日,理赔限额会重置,您又可以重新获得最高20万令吉的理赔额度,适用于接下来的一个年度(直到次年的3月15日)。
(3) 终身理赔限额(Lifetime Limit): 了解保单的终身理赔上限,确保在整个抗癌过程中有足够的保障
(4) 癌症治疗的具体保障范围: 向保险公司确认保单覆盖的癌症治疗项目,包括手术、放疗、化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等。了解哪些治疗项目有保障,哪些不包括在内,确保治疗选择符合保险政策。
5. 了解复查计划
治疗结束后,我需要多久复查一次?
在治疗结束后,复查的频率通常根据您的癌症类型、治疗方法以及医生的建议来决定。通常情况下,治疗后的头一年可能会建议每三到六个月复查一次,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复发或转移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如果没有复发的迹象,复查的频率可能会逐渐减少,例如每年一次或每两年一次。
复查的目的是监测癌症是否复发或转移?
复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癌症是否复发或转移。医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(如CT、MRI、PET扫描)、血液检查和身体检查等方式,来监测癌细胞是否有新的活动迹象。此外,复查还包括评估治疗后是否有任何新的健康问题或并发症出现。
是否需要调整后续治疗方案?
根据复查的结果,医生可能会根据您的身体状况和治疗反应,调整后续治疗方案。如果发现复发或转移的迹象,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治疗计划,考虑进行化疗、放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等进一步治疗方法。如果您的身体状况良好且没有复发迹象,医生可能会建议继续维持当前的治疗或观察。
需要监测癌症本身或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吗?
除了监测癌症是否复发或转移,复查过程中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监测由癌症治疗引发的副作用。治疗后的副作用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,甚至有些可能延迟出现。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疲劳、免疫系统变化、心脏问题、肾功能变化等。定期复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这些问题,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或缓解。
定期的复查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密切跟踪您的健康状况,还能为您提供及时的指导,以便调整生活方式、饮食或继续治疗,以保障身体的最佳恢复。
6. 关注生活质量
癌症治疗的最终目标,不只是延长寿命,更重要的是提升生活质量,让患者活得舒适且有尊严。因此,在制定治疗方案时,患者也该与医生讨论:
如何减少副作用?
如何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?
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疼痛或不适?
姑息治疗(Palliative Care)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虽然在马来西亚并非所有肿瘤科医生都会提供姑息治疗,因为它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但能够为患者提供姑息治疗的肿瘤科医生或团队,可以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抗癌体验。姑息治疗的重点在于减轻癌症本身或治疗过程中的症状和副作用,如疼痛、恶心、呼吸困难等,并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和情感上的挑战。它不仅关注延缓疾病的进展,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福祉,包括身体、心理、社交和精神层面的关怀。
有经验的姑息治疗团队能够帮助患者找到最适合的疼痛管理方式、减轻不适感,并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,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享有更好的生活质量。
癌症确证后第三步:如何选择一位好的肿瘤科医生?

选择合适的肿瘤科医生至关重要,因为您的肿瘤科医生不仅是您的治疗“总策划师”,更是您在抗癌过程中最坚定的盟友。那么,如何定义一位优秀的肿瘤科医生呢?许多人往往根据医生的种族背景和是否能讲某种语言来判断。例如,在南马柔佛新山一区,很多患者认为一位“华人且能讲华语”的医生就是好医生。然而,真正的好医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关键标准:
1. 能够清楚讲解病情
一位好的肿瘤科医生能够清晰、易懂地解释您的病情,让您明白自己的健康状况。而且能够给予您清晰的指南去引导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。
2. 具备全面的治疗计划
优秀的肿瘤科医生应为您制定一个全面且有条理的治疗方案,而不是采用“先试试这个,再看效果”的模糊策略。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病情,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治疗计划。
3. 不单纯推荐最贵的治疗方案
一位好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效果,提供经济可行的治疗方案,而不是盲目推荐最贵的选择。一位好医生会关注治疗的可持续性,确保患者能够承受长期治疗费用。如果患者因无法承受高昂费用而中途停止治疗,最终导致治疗失败,却把责任归咎于患者,显然是缺乏对患者长期健康的关怀。
4.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
每位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,因此治疗计划应根据您的年龄、健康状况和经济能力量身定制,而不是盲目跟风“最新最贵”的治疗手段。
5. 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
好的肿瘤科医生会与患者建立开放和信任的沟通渠道,您可以自由地提出问题,而不仅仅是短短几分钟的就诊时间内匆忙的问答。医生应当耐心倾听并解答您的疑虑,帮助您在治疗过程中感到舒心和信任。
选择一位好的肿瘤科医生,就如同选择了一位抗癌战场上的得力战友。一个专业、耐心且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医生,会在您的抗癌旅程中提供重要支持。选对医生,您将能更加从容地应对治疗,迎接康复的希望。
总结:癌症确诊后,科学应对,积极治疗
癌症确诊是人生中的大挑战,但别忘了,医学进步飞快,很多癌症已经不是‘绝症’。只要掌握正 的知识、找到合适的医生、坚持科学治疗,你就能提高生存率,甚至战胜癌症!每一步都关乎未来,而科学、合理的决策,才能让患者走得更远。癌症确诊并不是结束,选择专业医生和合适的治疗方案,且配合良好生活选择,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。
Comments